[教室是連結孩子與宇宙世界的橋樑]

蒙特梭利主張在小學階段應將整個宇宙介紹給孩子。宇宙之中蘊含了所有問題的解答。宇宙中包羅萬象的內容,正可以滿足這個年齡的孩子無窮的好奇心和精力,而教室是連結孩子與宇宙世界的橋樑。

每天或是每週的外出對於蒙特梭利小學孩子來說是重要的。

每天固定的外出活動是中午公園時間,到附近公園玩是孩子們很喜歡的活動,每天都需要跑公園幾圈,之後,有時候溜蛇板、有時候爬樹、有時候挖土造小河谷山丘、有時候玩鬼抓人遊戲、有時候溜溜滑梯;各遊戲活動中的規則訂定是共同協商的過程,而遵守或不遵守所產生的火花,語言的運用等等,都可以讓孩子去理解遊戲公平之外,還有對方的立場與想法,然後思考該怎麼做;遊戲中的肢體動作與力道控制也都是學習的一部分。

每週的外出活動方面,每週五都會安排外出,配合學習內容與多元的活動安排:

像是冷水坑夢幻湖、深海巨鯊展、海事博物館、土銀歷史博物館、原住民博物館參觀、紙博物館、花博公園水資源展覽、騎腳踏車到內湖運動公園或是河濱公園玩、植物園的植物和歷史遺跡的探訪、在陽明山上的梅居休閒農場學習育苗、種植、收成、洗菜、炒菜等,甚至安排了兩天一夜的師生露營(https://www.facebook.com/%E6%A2%85%E5%B1%85%E4%BC%91%E9%96…/);
或是到民權東路的水族寵物店買小倉鼠要用的物品;郵政博物館認識郵票的種種與國家;兵馬俑展不只是看兵馬俑,也嘗試認認秦始皇書同文後使用的小篆,在教室中陳一郎老師一直帶孩子們的漢字淵源與故事,都有講述文字演進,已經啟發了孩子們的興趣,看到文字,就會想去讀讀認認是否已經有自己會的,相信再學習更多文字時,會有更多的好奇與興趣。

肯.羅賓森爵士也列舉了五個應該把學生帶到教室外的好處(source:https://www.tes.com/…/watch-sir-ken-robinson-shares-five-re…):

- Nature is a powerful resource.
大自然本身就是很好的學習資源

- Children can learn through practical hands-on activities.
孩子可以藉由實際的動手做的活動來學習

- You can tap into children's curiosity.
可以打開孩子的好奇心

- It is a social experience and children learn from working together.
是一種社會經驗,而且孩子可以從一起工作中學習

- Learning outdoors is fun.
在戶外學習是好玩的!!!

肯.羅賓森爵士也支持一項"空教室日"(Empty Classroom Day)的倡議,這項倡議是鼓勵在教室之外學習與玩耍。(Sir Ken Robinson supports Empty Classroom Day, an initiative to inspire learning and play outside the classroom, backed by Persil’s Dirt is Good campaign.)

我們觀察到教室外的學習,因為情境不同,可以學習到的是教室內無法學習到的,也唯有透過持續不斷的外出,讓孩子們長出不同的能力。

在教室的學習只是去探索未來與宇宙世界的起點而已,真正的學習是幫助孩子知道如何進入世界,而外出的學習是學習當中重要的一部分。

 

‪#‎empty‬ class room day ‪#‎Inspiring‬ Montessori Education Taipei ‪#‎外出‬‪#‎outing‬ ‪#‎梅居‬ ‪#‎校外教學‬

arrow
arrow

    Inspi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