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也能蒙特梭利] ~ 徐銘鴻老師演講心得分享之二:蒙特梭利小學的樣貌

去年底,我們真的很幸運的邀請到美國加州佛利蒙市 佛利蒙蒙特梭利學校的主教老師,徐銘鴻老師來跟我們分享"在家也能蒙特梭利(小學階段)"的做法。

蒙特梭利的小學課程設計是透過觀察到孩子6-12歲的發展特質而來,而3-6歲和6-12歲的孩子都會透過工作而得到內在的滿足,在這個階段,孩子們對宇宙感到好奇,想要探索整個宇宙,因此,在小學階段會把宇宙介紹給孩子。

蒙特梭利的小學老師藉由許多的故事,引起孩子的興趣與好奇,讓孩子自由延伸與研究,"宇宙教育"滿足了孩子對於事物的好奇。五個偉大的故事,是開啟孩子們一窺宇宙奧妙的鑰匙。每個學期老師都會講述五個主軸故事,從宇宙的起源、地球的形成、生命的演化,到人類出現,產生文明有文字的故事與數字的故事等,並且由此延伸。

宇宙教育的目的包括:
*培養對人類的感激
*了解到宇宙中每個生命的存在都是有目的的,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他人存在而貢獻著。

16427537_948672065262728_7054010880905965417_n.jpg

蒙特梭利的教育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局部。蒙特梭利的教育是整合的,不是分科目的,談歷史,也可談科學,談音樂,也能談歷史,談地球的形成,可以談科學、也可以談地理、地質。談地理,也能談到經濟...。

孩子因為好奇而去理解事物的關係,而當運用自己的理解力去推導出事物關係結論的同時,將能夠獲得內在的滿足,達到內在平靜和諧的狀態。所謂事物的關係,包括相互關係、依賴關係、因果關係等,這些都需要6-12歲孩子所擁有的邏輯性心智、推理能力、想像力才能達成。

這個階段,蒙特梭利老師最重要的任務與工作是引導孩子去仔細思考、工作與探索,觸發孩子的想像與讓孩子對事物保持熱衷。

蒙特梭利為什麼被稱為是"全人的教育"? 因為蒙特梭利不偏廢於知識的傳遞,也不是讓孩子學所有的東西,老師藉由示範幫助孩子自己去打開學習的大門,讓孩子找到興趣與熱情。蒙特梭利是以培養全人為目的,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任務、自己的位置、人生的目的,成為有能力付出和貢獻的人。

16406489_948671995262735_5418248988400307839_n.jpg

第三次的心得分享將介紹"在家也能蒙特梭利"。

請按"讚",持續關注我們~

徐銘鴻老師 Aries Hsu介紹:
蒙特梭利教學經驗11年
美國 加州 佛利蒙市 佛利蒙蒙特梭利學校 9-12歲 導師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AMI) 6-12歲合格教師
美國 加州 佛利蒙市 佛利蒙蒙特梭利學校3-6 歲 導師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AMI) 3-6歲合格教師
美國 加州 聖塔克拉拉大學 教育學文學碩士
美國 加州 山景城國小 實習老師

#在家也能蒙特梭梭利 #啟心蒙特梭利 #實驗教育 #徐銘鴻 #蒙特梭利 #小學 #宇宙教育

arrow
arrow

    Inspi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