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7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過去發現的人種化石,主要是以腦容量作為是否為人或是猿人的依據,腦容量大,代表思考,而有許多智慧的應用,然而,這次發現的人種化石,腦容量不大,但其將屍體存放在很深洞穴中的這種行為(尚無判定是一種儀式),卻非是人猿會做的事情...關於這一點,其實考古學家尚無法有些更好的推測。

但若找到其他證明人猿這樣做的理由為一種葬禮儀式的話,這將推翻人猿思考的層次無法達到人的這種假說。

這是很重要的考古發現,生命真的充滿不可思議的奧妙。

‪#‎蒙特梭利‬ ‪#‎五大主軸故事‬ ‪#‎人類的緣起‬ ‪#‎人種‬ ‪#‎化石‬

南非人類學家10日宣布,他們在約翰尼斯堡西北約50公里的洞穴深處發現大量原始人骨骼化石,可…
UDN.COM|由聯合新聞網上傳

Inspi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鄭玉英老師曾任懷仁全人發展中心主任,過去我們上了很多鄭老師的課,在陪伴孩子的路上,帶來很多啟發。

尤其在於紀律、設限的為與不為,該如何拿捏?

鄭老師在[愛與管束](2004,頁36)這本書中說道'"現代兒童常有的通病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狂妄自大,逃避責任,沉溺享受,....原因之一是在於人格深處缺乏足夠的紀律經驗。…人格成長需要紀律,對兒童來說,紀律能夠帶來一種內在的安全感,如同走在有紅綠燈,有斑馬線及交通規則的路上,擁有被保護的安全感;若缺乏紀律,孩子在紊亂無度的行為中,就會無所適從而深感迷惑,兒童時期有體會過紀律經驗的小孩,長大才能成為自律的成人。"

"(p.16)過分權威而缺乏愛,會使孩子內心充滿驚懼而失去自主自尊,被愛的豐富,卻缺乏適當的管束,孩子又會被寵壞了而缺乏自制力。"

我們常常看到有人以給孩子自由為名,以讓孩子發展自己為口號,卻沒有給予紀律,以至於自由過了頭,影響到他人的自由,而當一開始就沒有拿好界線,要再給予紀律就會變得非常的困難。

紀律就如同是紅綠燈、斑馬線與交通規則,可以讓孩子有安全感,而在紀律之內,可以有自由,斑馬線上可以快走、慢走,但前提是必須要在綠燈之下,才可以通行。

懷仁全人發展中心有很多諮商師,主要是針對大人、家長與小孩相處的部分開了很多課程。

現在的父母比起以前有非常多資源可以運用,除了家長之間討論該如何教養之外,也有非常多有經驗的諮商師可以幫忙,除了鄭玉英老師之外,以青少年為主的黃心怡老師聽說也是非常的厲害,提供給大家參考。

http://www.huaijen.org.tw/%E6%88%90%E9%95%B7%E8%AA%B2%E7%A8…

‪#‎懷仁全人發展中心‬ ‪#‎鄭玉英‬ ‪#‎黃心怡‬ ‪#‎教養‬ ‪#‎諮詢‬

Inspi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與人溝通除了對話之外,也運用文字進行溝通,有了通訊軟體的發明,使得文字的溝通變得更容易與更簡短,有時候用一個圖示也能表達出想說的話。

然而,對於剛接觸文字,開始學習文字表達,並且運用適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是小學階段學習很重要的事情。

文字是學習表達的重要一步,需要從認識文字開始,漢字特別之處即在於其 "象形 · 指事 · 會意 · 形聲 · 轉注 · 假借"的特性,尤其是象形字,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有意思的文字形象,由形生義,文字不只是文字,還有文字由來的故事和其演變的過程,從甲骨文->金文->小篆->(竹簡)->隸書->楷書,了解這些過程更可以加深對於文字的印象。

從故事或身邊的事物出發,讓孩子們對於文字的由來有所體會,進而加深對文字形象的印象,是不是比起以前我們學習文字來的有趣多啦?!

每周一次,我們邀請陳一郎老師來引導我們學習漢字的由來,並且練習用毛筆進行文字書寫的"創作"。"創作"代表的是文字藝術的創作,創意,來自於可以自由調整墨色、筆觸、形象、甚至可以畫龍點睛,突破過去文字框架,都可以自由發揮創作。

文字不只是溝通的工具,更可以是藝術創作的題材!!!

‪#‎啟心‬ ‪#‎蒙特梭利‬ ‪#‎小學‬ ‪#‎漢字教學‬ ‪#‎陳一郎‬ ‪#‎書法‬ ‪#‎創作‬

Inspi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媒體得知,現在有很多孩子不擅於利用文字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而無論是寫個小故事、寫自傳、寫詩等等,其實都是將自身的感受以文字的方式呈現出來。

最近教室在孩子們自己提議,經過熱烈討論及表決後,決定飼養倉鼠(銀狐鼠2隻、布丁鼠及三線鼠各1隻),並且共同承擔照顧的責任。小白、小黑、布丁及小線是孩子們特別為它們取的名字。

先是創意書法老師所帶領的文字故事,讓孩子們知道了「鼠」字的由來,並學習「鼠」這個字。
除了認識字的由來及書寫方式之外,在教室老師也帶領孩子進行文字延伸成句子的表達。

老師問孩子:你為什麼這麼喜歡小倉鼠啊?
孩子說:很可愛啊。
老師請孩子先寫出來:小老鼠很可愛。

老師接著問孩子:小老鼠哪裡可愛?
孩子說:因為小小的圓圓的很可愛。
老師請孩子補充:小老鼠「小小的圓圓的」很可愛。

老師接著問孩子: 小老鼠哪裡小小的很可愛?
孩子說:嗯,身體小小的很可愛。
老師請孩子補充:小老鼠「身體」小小的很可愛。

老師再問孩子:小老鼠哪裡圓圓的很可愛?
孩子說:喔,臉圓圓的很可愛。
老師請孩子寫出來:小老鼠「身體小小的臉圓圓的」很可愛。

可能有很多孩子,雖然也有大量的閱讀,但尚無法運用文字很適切的表達自己的感受,有時習慣了簡短的回答,也讓人無法了解其所要表達的意思與更深切的感受,需要經由老師進行引導學習適切的表達。

選材也很重要,從孩子的生命經驗中出發,選擇孩子最有興趣的主題,再來加以延伸,這種文字表達與書寫會變成是有意義的,與反覆的抄寫有很大的不同。

在「磨練語言的 Power」一書中,作者村田一夫先生在序言中提到:
“語文是以個人經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要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為起點。要把磨練自己的感覺、結合自身的經歷,作為學習語文的原動力。因為,語文並不是單純依靠反覆練習就能掌握的,語文的教學必須以每個孩子各自的經驗為基礎才能成立。”

在這裡或許孩子的書寫量不如體制內,但是每段書寫的內容都是有趣、有意義、有內涵的。

從文字到句子,到段落,到文章,這整個過程都需要引導,如同,沒有人一出生就會說話的,嬰兒是在溝通的環境中長大而學習聽與說,但要使用到更為細緻的表達,則需要透過閱讀、引導創作句子、段落與文章來學習。

想要更了解我們,歡迎參加10月18日的啟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的說明會,報名請至臉書活動頁面,按下"參加"即可。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95182464140448/

‪#‎作文‬ ‪#‎啟心‬ ‪#‎小學‬ ‪#‎實驗教育‬

Inspi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我們都知道植物的需求是陽光、空氣和水,但是只是抽象上的知道,植物如果真的沒有了陽光、空氣和水,植物會變成什麼樣子的呢?

我們證明給孩子看!!!

想要更了解我們,歡迎參加10月18日的啟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的說明會,報名請至臉書活動頁面,按下"參加"即可。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95182464140448/

‪#‎啟心‬ ‪#‎蒙特梭利‬ ‪#‎實驗教育‬ ‪#‎小學‬

Inspi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看這些地名的由來,發現大多是明鄭、清朝時期取的名字。

由這些地名似乎也可以看得出來先民移居或是移動的過程、賴以為生的生產活動、政治局勢的演進、當地特殊景觀...

尤其像是將軍、新營、鹽埕、關廟等,清朝以前可能不曾被開發過,屬於開發新區,是清朝的一些移兵或是人文活動而產生的名字。

去了解這些地名的由來,可以更了解台灣的歷史、豐富的物產、先民生活的樣貌,非常有趣呢!!!

想要更了解我們,歡迎參加10月18日的啟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的說明會,報名請至臉書活動頁面,按下"參加"即可。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95182464140448/


‪#‎台灣‬ ‪#‎地名‬ ‪#‎文史‬ ‪#‎教育‬ ‪#‎啟心‬

你知道「鳳山的鳳是哪隻鳳」、「鳥松的鳥是哪隻鳥」、「車城的車是哪輛車」嗎? 台南將軍區,相傳因一位將軍而得名,又是誰呢? 地不在大,有人則靈。家不在多,只願你懂。…
P.UDN.COM.TW

Inspi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r. Kay Baker是AMI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6-12歲的教師培訓師,感謝她在這三年培訓期間的教導,讓啟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設立後,得以發揮蒙特梭利的教學精神,讓孩子漸漸從學習中感受到對生命的好奇、熱情與對學習的喜愛。
謹向老師致上崇高的敬意!
也謝謝這次師資培訓機構MISD的所有教職成員。
[MISD: http://misdami.org/…/about-misd-ami-train…/meet-our-staff-3/]

Dr. Kay Baker 是馬里蘭大學的數學教育博士,也是蒙特梭利小學師資的培訓師。
[Bio: http://www.loyola.edu/soe/faculty/baker]

作為老師的老師,Dr. Kay Baker也是非常有經驗的老師,她特別的研究興趣在於孩子的思考,並且在於強化成人投入於協助孩子在發展階段的學習。

對Dr. Kay Baker來說,Montessori是什麼呢? 請看以下影片:

# Kay Baker ‪#‎MISD‬ ‪#‎AMI‬ ‪#‎啟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

想要更了解我們,歡迎參加10月18日的啟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的說明會,報名請至臉書活動頁面,按下"參加"即可。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95182464140448/

Inspi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地球上的生命是從水開始的,這也是為什麼火星上有水,會那麼令人的振奮了,而NASA要特別召開記者會來宣布。

曾經科幻電影演的是來自於火星的外星人,奇形怪狀令人印象深刻,直到目前為止,雖然沒有發現火星人,但火星的確也是地球人移居的選項星球之一。

火星的溫度跟地球比起來,雖然很極端,但未來勉強可以選個溫差不大,另外尚可運用科技方式來建造一個適合人居的地方,而今日又發現到火星有水,雖然沒有發現外星人,但是有水就有孕育生命的可能,從微生物開始演化。

我們一直想知道這個宇宙,除了地球之外,還有沒有另一個生命存在的地方,但目前為止,地球就是那麼的特別。

啟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每天早上都會利用一小段時間,進行讀報時間,將國語日報當日的重要新聞進行閱讀與討論。

想要更了解我們,歡迎參加10月18日的啟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的說明會,報名請至臉書活動頁面,按下"參加"即可。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95182464140448/

‪#‎火星‬ ‪#‎生命‬ ‪#‎啟心‬ ‪#‎蒙特梭利‬ ‪#‎實驗教育‬ ‪#‎小學‬

Inspi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轉教育,如何翻轉?!]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前一陣子,將電腦及數位工具應用到教育現場或是進行遠距教學極為受到推崇,亦被稱為是翻轉教育。

但是瑞典的研究卻發現在15歲孩子的教育上,數位工具的應用無法幫助PISA成績的提高,反而使用數位工具越多,表現越差。

數位工具在某些方面的確可以做為補助學習之用,然而,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該怎麼樣導入數位工具對孩子是最適合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套適合的準則,例如,什麼時候使用? 使用方式為何? 使用多久? 老師如何輔助? 等。

這篇研究要呈現的是到國中為止,數位工具的應用,似乎只觀其害,而不見其利。

‪#‎電腦‬ ‪#‎數位工具‬ ‪#‎教學‬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1282&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facebook

Inspi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葉子小書]

雖然我們不樂見颱風常常侵襲台灣,但趁著上次颱風,撿拾了一些遺落在街道上的葉子。

這些葉子的特別是在於有很多樹上的葉子,因為很高,平常不太容易取得,而自然掉落下來的葉子,通常是枯葉,也難得有翠綠的葉子可以觀察。

上周課程就特別安排製作葉子小書,這些葉子都是孩子們自己撿拾蒐集的,了解這些葉子的各種形狀和各種特性,製作自己撿拾的葉子小書,對孩子們來說,除了了解葉子,也像是完成一幅很棒的藝術作品一般,很值得收藏起來呢!!!

想要更了解我們,歡迎參加10月18日的啟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的說明會,報名請至臉書活動頁面,按下"參加"即可。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95182464140448/

‪#‎葉子‬ ‪#‎啟心‬ ‪#‎蒙特梭利‬ ‪#‎實驗教育‬ ‪#‎小學‬

Inspi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完成小規模事務/事物累積起來的經驗帶來自信與面對未來的力量]

我們一直在思考,教育到底應該帶給孩子什麼?
是造就出一個不會出錯的百科全書嗎?
還是像電腦一個指令,一個動作,一種input,一種output?

我們希望藉由蒙特梭利的教育方式帶領孩子成為一個對自己有自信的人並且激發孩子對生命的熱情。
可惜現在的教育,以分數來評價孩子,孩子多半沒有自信,也認為自己做不到。

但在我們的教室裡,我們帶孩子嘗試去做,出錯了可以修正,出錯是被允許和被鼓勵的,因為在出錯中,才可以發現不清楚的地方在哪裡。
孩子藉由每一次的嘗試、出錯(Try and Error)和修正中,建立起自己相信自己做得到的自信,且完成時候產生的滿足感,這些累積的經驗、自信與滿足,都將能帶領孩子面對未來更為艱難的挑戰!!!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藍光教父 中村修二 在他的新書"去做狂野的夢"中,所提到的自信、幫助孩子發現他自己,給孩子面對未來困境的養分等等,都是我們覺得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而這些經驗並無法由現在的考試制度中得到。

‪#‎自信‬ ‪#‎中村修二‬ ‪#‎諾貝爾獎‬ ‪#‎考試‬ ‪#‎教育‬ ‪#‎啟心‬

[Quote]"儘管到頭來我並沒有成為物理學家,但打從孩提時期所培養出的自信,卻成為我出人頭地的關鍵。小時候發呆的習慣,可能就是讓我對「多思考」的個性感到有自信的原因。雖然每個人都有值得自負的專長,但我依舊認為用考高分的態度工作,不會讓人產生自信心。因為這只不過是在分數上玩數字遊戲而已,而且還會害怕他人的分數趕過自己, 進而產生無謂的不安感。

我認為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幫孩子找出屬於自己的自信源頭,並且視為個人的特性加以培養。只要能幫助孩子發展自己的特性,即使無法成為如同愛因斯坦般的天才,也能透過後天努力讓自己成為愛迪生般的努力型科學家。

此外,還要培養孩子用自己的實力面對挑戰。當然,這不是鼓勵孩子直接進行大規模的發現、發明,而是要孩子親自處理小規模的事物,然後漸漸地從中獲取自信心。

因此,我們認為必須輔以正確的教育制度,才能順利引出孩子的特性。而且不論眼前的孩子擁有何種特性,只要能確實理解事物的本質,我們就該全力稱讚這一類的孩子。"

http://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5/11/13/bookforwork/

Inspi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敬邀] 啟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 5月說明會

有了上次對蒙特梭利小學的基本認識之後,這次說明會,除了再次簡單說明小學課程的基本內容之外,還會把一些家長可能關心的議題,進行分享,歡迎參加,一同來了解蒙特梭利小學的日常:

•小學課程簡介:主軸課與基本課
•學習不僅限於工作,還有更多混齡團體的生活學習
•關注社區與他人
•自由與責任-負責任的自由

這次活動會說明,未來小學的設立地點之外,亦還會再次說明團體自學申請的程序,也歡迎大家提問:

•團體自學申請流程與準備資料說明
•Q&A

時間:2015.5.24(日)上午10:00-12:00
地點:台北市客家文化會館一樓交誼廳,門前即有公園可讓孩子活動
(地址: 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57巷11號
電話:02 2702 6141)

報名方式:
請按圖示或連結至以下網址報名
http://www.accupass.com/eve…/register/1505011356088839521740

注意:上次填寫過資料的家長,若要參與本次活動,相關資料要再麻煩填寫一次,謝謝!!!

 

<iframe title= "Accupass 報名表"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frameborder="0" border="0" scrolling="no" src="http://www.accupass.com/event/shareregister/1505011356088839521740" width="100%" height="400px" ></iframe>

Inspi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11的親子天下中,有兩篇學習的文章值得討論:

其一是 中央大學的柯華葳老師的訓練不等同於教學,以及陳之華的常態分班,怎樣做更好?

柯華葳老師對於訓練與學到的這兩件事做了很清楚的解釋。

"訓練是要把一項技能練到精熟,可以不經思考直接反應。"

"但是學科中有許多概念需要釐清,當概念不清楚,自動反應答對了,不等於學到"

所謂學校教育的填鴨,就是這種"訓練",教導學生要在很短的時間內答對及反應。

在求學過程中,老師教的概念,需要停下來時間思考以內化成知識,並求真正的理解,但是老師的教學進度是無法停下來等人的,得要自己追上去或者就自動pass放棄。

"「學到」是老師和父母都看重的事。在學校,老師以考試來檢查學生是否「學到」。學校常用大量題目讓學生練習,以幫助學生看到題目就能不經思考,下筆作答,得到高分。"

所以,所謂的考試雖然是測試是否學到,但是不是有孩子可以不經思考的亂答、猜答案,以應付每天照三餐,照休息時間的考試,但是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不斷的考試是在求速度,但是到最後是不是已經不知道是為了甚麼在考試了,有沒有吸收不是重點。是不是有孩子到最後,不知道該不該為了每天不同科目的考試補不同的進度或者是乾脆放棄考試而專注於理解科目的準備上。其實考試或許並不適合大部分學生。

"不過,依許多企業主的看法,學校所考的在業界不一定用得上。一方面可能是所學與業界所需不符合,更可能是所學「無法遷移」,無法學以致用。 "

"「遷移」是將所學應用到新情境,是「學到」的進階版。遷移的原則是學生看到舊與新兩種情境中相似與相異處,找到兩種情境間可轉換的原則,把學會的能力與概念,經過修飾,轉移到新情境。 "

"若教室裡只提供練習,學生即使可以自動如機械般操作,他能以什麼為基礎來遷移?"

"遷移"真的是非常棒的說法,將所學應用到新情境,從機械般的練習中的確是無法達到,但是要怎麼做,這篇文章並沒有提到,但問的問題很好,要怎麼做才能" 找到兩種情境間可轉換的原則,把學會的能力與概念,經過修飾,轉移到新情境"?現在的學校教育可以做得到嗎? 如果只是應付考試,無法延伸,衍伸所學的知識是無法遷移的。所以,如果對於知識,沒有真正的理解其意義和內涵,有辦法做到遷移嗎?

那學校該怎麼做讓孩子真正的理解?

引用陳之華那篇文章的看法:

...「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及「視孩子為中心」...,必須要思考"如何創造出成就每個孩子的環境?如何關照到每個孩子的學習?如何在必要時刻,讓孩子能獲得協助?如何真正理解不同孩子的學習問題?如何不再以「好管理、方便校方行政」等思維,凌駕孩子學習的需求? "

其實芬蘭所使用的班級分組制度是個考慮學生個別差異下的教學方式,同時,比起一對一的學習,又能夠節省成本。

台灣以"考試"帶領"學習"的方式,真的有幫到那些根本已經很厲害的同學嗎? 或者是有把落後的孩子們帶上來嗎?

根據孩子的個別進度來學習的理想狀態是老師根據他的進度帶領或是可以自主學習,以小組教學方式,自行查找資料等的來掌握自己學習的進度和速度。另一方面,如果進度快的部份也不用等別人趕上,就繼續延伸,遇到不懂的,多花點時間,遇到懂的就可以很快的進入下一階段。

依照個別進度時,則可以學的快的部份,就繼續下去,不用等待,而進度慢的時候,也可以停下來細細思索。這是依據個別差異的個別學習方式,很像是陳之華分享的芬蘭式的教育方法。

 

單元教授指的是數學就上數學,地理就上地理...,而這種方式的問題是數學和地理無法溝通。數學課內容總是小明怎樣,春嬌怎樣。但吳祥輝在芬蘭驚艷分享芬蘭的數學課內容,就是用真正實際的事物和數字來上課,例如,南美的亞馬遜河是最長的一條河,而其中,到底有多長,那就是一串數字,而用來比較尼羅河和亞馬遜河的長度就是減法。把地理上的知識實際應用到數學上。101自從變成第一高樓,也很快的被納入芬蘭小學的地理和數學教材中。

若是以目前這種"單向"與"單元"式的這種學習方式,將容易造成無法"遷移"所學的知識。

蒙特梭利的教案設計與老師的引導將更靈活的運用不同領域的知識與能力帶孩子去探索。

 

Inspi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逃出教育的死亡之谷

 

Sir Robinson於影片中提到[人類天生就各不相同],但在過去的教育體制或系統下,老師在課堂上對著全班同學授課,遵循著全國一致的課綱進度,事實上,我們看不到課程對孩子個別差異性的關注。

 

若人類天生就各不相同,則學習進度怎麼會相同,總有人快、有人慢,有人需要時間理解,有人會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來了解一個概念...。

 

其二,好奇心是引發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 好奇心,如果你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通常不用幫忙,他就會主動學習 孩子天生就會學習 無論是激發或扼殺這項能力 都會產生巨大影響"。

 

也因此,蒙特梭利的小學課程全由五大主軸故事出發,用故事來帶領孩子對這個世界、這個宇宙的好奇心,宇宙怎麼來、人類的緣起是甚麼、數字也有故事嗎...

 

然而,現在的考試只有標準答案,只有單一化的論述,只有成績的評價時,這個好奇心要如何引發呢?

 

其三,教育是個有機體,是動態隨機調整的,也因此,在蒙特梭利教室中,成人的角色是重要的,成人負起帶領著孩子的責任,作為孩子與完備好的環境的橋樑,而這當中,隨著觀察孩子的需要,適時給予不同的協助與引導。

 

演講最後,Sir Robinson提到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有句偉大的名言: 「世界上有三種人: 第一種人不知不覺, 他們不想改變、不願改變、 更阻礙改變; 第二種人後知後覺, 他們知道必須改變, 並樂觀其成; 第三種人知覺而動, 他們造成改變。」

 

我們現在做的教育,也是希望能從小學開始萌芽,"如果我們可以激勵更多人就可以形成運動,如果聲勢夠大,就能成為革命,而這正是我們需要的"。

 

 

Inspi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hy educate?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world around them & talents within them, to become fulfilled individuals & compassionate citizens." by Sir Ken Robinson


Sir Ken Robinson是近代突破傳統教育觀點,認為要改革過去工業化時代的大量規格化生產教育的學者,他的一系列於TED的演講與書籍帶給全世界很多教育的啟發。
而上述的這段話,我們想要引用來代表我們所推動的蒙特梭利教育之理念:


在蒙特梭利的小學教育中,我們希望能夠幫助孩子,從認識宇宙開始,到認識世界...,也啟發孩子們發現自我的天賦,從而成為完整的個人並且成為對生命充滿熱情的公民。

Inspi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